厌学及
抑郁情绪改善之快乐生活法,
首先陷入
厌学状态或者
抑郁状态的孩子们,都不好过日子。你别以为他不
学习了,或者是很多日常的生活她都懒得做了,但是他并不快乐,他不光不快乐还痛苦。我们看一下他是什么状态呢?陷入这种状态的孩子,他们都是一种敏感脆弱的状态。首先他们精神上痛,痛的对立面就是快乐。痛的对立面就是爽。这些孩子你别看他天天
躺平或者是什么也不干,你别以为他很爽,他不爽他痛。他之所以要
躺平什么也不干,就是因为痛,谁痛的时候还能继续干工作呀,谁痛的时候还继续勇攀高峰啊。有的话那是勇士,那是了不起的人。普通的人痛的时候当然得卧床不起了。所以咱们卧床不起的孩子,不管你看得惯还是看不惯,他精神上痛,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就是痛。
为什么累呢?因为他脆弱。什么叫脆弱?比如说你孩子 14 岁,已经 1 米七了,人高马大的,但是他脆弱就代表了他无法应对一定的压力。简单的来说,一个 14 岁
厌学辍学
抑郁的孩子什么也不干,天天打游戏或者是刷视频,实际上就是累。同样 14 岁初二孩子,别的孩子在天天一大早就爬起来去
学习,晚上十点钟才睡觉,就是这么一个
学习状态。但是对别的同学来说,虽然也有点累,但是还不至于累到趴下的状态。但是对这个辍学
厌学抑郁的孩子来说,他的累就是累到了一种动不了的状态,一动就难受。

人为什么要
躺平,
躺平是一种自我选择。这个选择其实你表面上看好像是自己的大脑做出了一个选择,其实不是你大脑做出的选择,是你身体做出的选择。当你很痛很累的时候,如果你要强迫自己去
学习或者要去背书,那这个时候整个身心就会感觉到难受,这种难受就会阻止你去做这个事情,就是让你很想去做也无法真正进入状态。因为身体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就是说不能去做这个事,做了你就会完蛋。所以这个决定不是孩子做出来的,不是他做出来的,是他的身体做出来。简单的再用一个说法就是冬天一个烧烫的炉子,你去摸这个炉子简直痛烫手烫到痛的程度。当然你去拍他一下,一瞬间问题不大,但是你只要在上面按住 5 秒钟,你就会很痛很痛。那么你有过一次很痛很痛的体验。那下一次来,咱把手去烫一下,试试手伸不过去,就算你伸过去了,一碰着他,你立马手就弹回来了。我告诉你,这个不是你主观意志作出的决定,这是身体的一个自我保护技能。孩子要
躺平,孩子什么也不干,其实不是真的想
躺平,或者他要做一个决定,而是他想
学习,他想做好孩子,他想成为人群中最亮的那个。但是她想去做的时候,他真的做不了,有一种力量在对抗他去做。那你说这个力量对抗他去做这些事情到底对还是不对呢?当然是对的,这是生存的智慧,阻止你继续做错误的事情。
当然可能有的家长不同意,那我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我研究的结果就是这个逻辑,你要不信你可以去逼他试试,你试一下逼完以后他会更好还是更糟你回来报告给我,当然可能会有极个别的可能。也不见得是因为你把他逼好的有可能是别的原因。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都是失败,会越来越早甚至失去生命的状态。所以我奉劝大家,不要去做违背规律的事情,不要去做违背身体生存智慧的事情,你的身体的自然反应会救你的命。你不听从内心的声音,不遵从曾生存的智慧,你非要用你的认知去控制一个局面,那你很容易就会被大自然所淘汰,大自然一定会惩罚做错事情的人。
陷入困境的同学还有一个感受是无聊是不是,不知道做什么好?其实表面上是无聊,其实是没有怎么选择,因为它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可做的事情。还有一种感觉是无意义。那所有的这些感觉加起来那叫痛不欲生,那叫没有希望。那你说这种孩子你就跟他谈
学习有多么重要,前程有多么重要,作业有多么多么重要,考试有多么多重要,有什么用呢?他连活的心都没有多少了,你还跟他谈这些,你说的越多他就越没有生存价值了,他就恨不得早点死。

所以千万不要去逼迫孩子,你首先得保全他的性命,保全它的生命,咱们以后再慢慢的把它治好,那不就得了吗?不遵循规律,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除非奇迹出现。那我刚才说了这么多事情,陶老师,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只讲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疗愈人生。痛苦之良药是快乐。人之所以有痛苦和快乐,这些情绪感受一定是有他的生存的意义的。我们说每一种心理机制,它实际上都是一种生存的适应器。如果我们现在保留下痛苦和快乐的感受,那痛苦和快乐它一定是对我们生存至关重要的一种感受。而这种感受会引发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实际上是在拯救我们的未来。
那你说痛苦怎么就拯救我们未来呢?痛苦让我们感到难受,痛苦让我们感到愤怒,痛苦让我们感到悲哀,那这种情绪就导致一个人要么放弃,要么就拼命的改变。我们每个人有求生的欲望,当这个痛苦在我们的忍受限度之内,可能我们就想要超越痛苦。当这个痛苦大于我们的极限,那我们就只能是等死了。所以我们父母和教育者,你不要把孩子逼的太狠,一旦逼的太狠,他发现自己靠一己之力没有可能翻身的时候,他就不再去挣扎了,这个时候就彻底
躺平了,那痛苦就会让人渴望快乐。说白了,痛苦就是你做错一件事情的一个自然的证明。快乐就是你做对事情的一个证明。人人都追求快乐,就相当于人人都追求做对事情,人人追求做对事情,就是人人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那我们再换言之,追求快乐就是成就自己,没有人去追求痛苦。只有那些毫无底线、毫无良知的教育者才认为痛苦是人生之良药。如果痛苦是人生之良药,快乐就失去生存的意义。快乐没有意义,人类就无法分辨一件事情的对错。你只要明白这个逻辑了,你就可以推翻很多那些所谓的专家,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人生经验。
我们来看快乐分为哪几种?第一是身体上的快乐。比如说饿了要
吃饭,饿了
吃饭是不是很快乐?如果我们是穷人,每天都吃馒头,哪天让我们去吃自助餐海鲜自助餐,那我们是不是很快乐呢?当然了。因为我们吃饱了,因为我们吃到了高营养的食物,所以满足了生存所需,所以我们就会感受到快乐。难道你说快乐不对,痛苦才对?那我们去吃屎行吗?吃屎你肯定很痛苦,你怎么不去吃屎呢?所以快乐和痛苦就决定了我们做的事情是对还是不对。你不需要任何常识,你就能够判断你做的事情是对还是不对,只需要凭痛苦和快乐。渴了喝水,比如说我忍了很久了,今天出门忘了带水,也没有钱,怎么办?只能忍着回家再喝水。那你忍了半天了,回家去喝那个水,感觉简直就是如饮甘泉的感觉。这些都是生理的满足。困了睡觉累了
躺平,竟然还有些教育者认为你累了也不能
躺平,你累了也得干,你不干那考试怎么办?马斯洛讲生理的需求是人最底层的需求,如果生理的需求不满足,人就会疯掉人,他会把更多的精力去用于满足自己生理的需求,因为越底层的需求越强烈。竟然有很多教育者无视这些基本的规律,一个孩子累了,想修养的这个基本需求都得不到许可,得不到满足,甚至让孩子觉得他想要休息是一种犯罪。那你的孩子从此之后绝对不会再有高远的志向了,他所有的身心都会去追求最底层的,想要一点快乐,想要一点基本满足的这种生活。那也就是说他所有的生存意义就指向了玩游戏没人管。谁把孩子的志向给定位在如此底层的层面上,是谁干的?是那些不懂规律,不懂底层思维的教育者干的。所以你只需要用痛苦还是快乐,就能判断你做的事情到底对还是不对。第二个是精神上的快乐。精神上的快乐从哪里来的呢?比如说得到了别人的肯定,陶老师,你讲的课简直我觉得太喜欢了,一听就懂,这就是得到了大家粉丝的肯定。大家给我点赞转发,然后送出小星星小红花,这就是对我的肯定。这个时候你们只需要点个赞,我精神上就愉快了,我就发现我做对了,然后我就会继续做下去,得到赞扬。刚才我说的是肯定了我的价值,赞扬和肯定还不太一样。赞扬实际上指的是我不仅有价值,我还很棒。在某些方面还做得很好。是不是这样呢?比如说我们的底层思维教育底层思维的理念,那简直就是听君一堂课圣读十年书,这就叫赞扬,这就不是价值的肯定了,这是赞扬这是锦上添花。获得成功体验,用马斯洛的说法叫高峰体验,用于其他的心理学家说法叫心流体验,就是你体验到成功,你觉得人生就是太令人满意了,我的未来没有问题,充满了希望,这个时候也会得到精神上的快乐。大家注意,只要我的生命有价值,我的精神上就会快乐。我生命有价值,为什么就快乐呢?我生命有价值,说明我有资格活着,我生命有价值,说明我有资格使用这个整个世界的资源。我生命有价值,说明我有希望能得到成功。所以这些心理机制仍然是指向了生存与发展,满足当下需求。当然我是一个成年人,我当下的需求就是不要把这个活动给搞砸。那一个 3 岁的小孩子,他去逛超市,他很有可能就想买个棒棒糖,这就是当下的需求。你满足还是不啊?满足了他精神上就快了,他精神上快乐,他就有价值,他的生命就有价值。如果你不满足,你不仅不满足,你还把他骂一顿还打一顿。你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他不光没得到满足,还被打一顿还被否定一顿。那你说他的生命价值在提高还是降低?他的生命价值在降低,他有资格活到成年吗?他有资格获得成功吗?他没有资格活到成年。他没有资格活取得成功。他干嘛要去
努力呢?精神上的快乐来自于当下的满足。还有一些比如说获得智力挑战的乐趣,你老让我去跟小孩玩游戏,玩久了没意思,我得去玩我自己的游戏,我的游戏是什么?我要去挑战高峰,比如说我现在,我对人们主义心理学已经门清了。那我下一个挑战在哪里呢?我下一个挑战是不是去研究一下格斯塔心理学呢?当我把格斯塔心理学也研究的门清了,这个时候我就获得了智力挑战的快乐,这个时候精神上也会快。

所以大家注意,孩子学好了,他不光是分数上的奖励,他有精神上的奖励,是因为他又获得了智力挑战的乐趣。但是这一切都是见机于一个人主动
学习的状态。如果他是被迫的
学习,他不可能获得智力挑战的乐趣,他会感受到智力挑战的痛苦,他会把这种痛苦泛化到
学习、生活,甚至是人生的痛苦。所以一切都是间接于自由,而不是强迫强迫,不可能获得这种乐趣和精神上的奖励。又比如说自由的许可,你允许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这就是一种自由,探索的许可,你给孩子提供各种资源,他自己决定玩什么,你不要出于节约的目的,我给你买了,你就只能玩这个,你玩好了再买另外一个或者是他在探索这个自然界的时候,你不准他玩水不准她跑得快,不准她去攀爬,不准他这样那样啥也不准,这就没有探索的许可,那精神上就不可能快乐,精神上不可能快乐,那就是痛苦。
我们来看哪些事情可以获得快乐?我分了几个方面,当然这几个方面还不见得全,抛砖引玉而已。
阅读也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是
阅读需要一个工具,咱们工具电子
阅读器。有个家长,他们是上海的。前段时间上海封城,以前他带孩子都是给孩子一捆一捆的书买书,结果封城了以后买不了书了怎么办呢?没书读了,孩子就玩手机了。我就说电子书不是也可以
阅读吗?而且你在网上直接就买了,不需要去书店买,哪些
阅读可以带来快乐呢?咱今天不讨论如何
学习知识,咱们如何带来快乐,来缓解孩子内心的这种掉坑里面的那种无助感,那种无希望的感觉。
阅读科幻能带来快乐,因为能够超越现实,实现我作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的一个感觉。科幻、玄幻、武侠、冒险、侦探、言情段子还有启发心灵和思想的书,这些都可以带来快乐。但是不同的孩子,他当下可能需要不同的书。你比如说男孩子可能更喜欢科幻和玄幻,还有武侠,女孩子可能更喜欢言情。所以大家注意,这些书没有什么好坏,除非它内容不良。如果是我们说是合法,而且都是
比较经典的书,没有什么毛病。也许你读了完以后,你在考试上并没有进步,但是至少他快乐了。至少他学到了一些常识,这是毫无疑问的,既学到了东西,而且也快乐,这是
阅读第二音乐。我跟大家讲,你的孩子掉坑里面了,最重要的是让他能够尽快的走出这个坑,尽快的把他的生存状态改善。所以说要给到他快乐是毫无疑问,但是给到他快乐他必须要有资源。比如说你想让孩子通过音乐的方式得到更多的快乐,那你必须要有一只好耳机。你至少还得有音乐 App 的会员如果没有会员,这也不能听,那也不能听。然后一会儿孩子就会发
脾气了。所以为了让孩子获得快乐,我们应该把钱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上。<所以搞好音乐,首先得有一个好硬,好的环境,好的耳机,我跟大家讲什么叫好的耳机,我推荐大家一定要去买品牌耳机,而且这个品牌是音做音响器材的顶尖品牌的耳机,如果不是,它的音质一定是有问题的。我就这么跟大家讲,中国有很多品牌,有的生产电脑的品牌,生产手机的品牌甚至是生产其他家电的品牌,他们也在出各种各样的耳机。如果他们的耳机卖 500 块钱,这个音质肯定是不靠谱的,你一定是要买那种专业的音响企业生产的这种音乐。而进同样它 500 块钱的耳机,它真的能够让你喜欢听音乐,但是国产的耳机它这个功能很强大,吹的很牛,但是其实都不是真的。大家注意,一般老牌企业,老牌的顶尖企业,他说这个耳机是高保真耳机,它就真的是高保真耳机,说它是高解析的耳机,它真的就是高解析的耳机。你不用怀疑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减少你做选择的错误。所以大家一定要买一个,至少怎么也得三四百块钱。一个耳机,而且是应应该是这个顶级音响品牌的。那你说这个音乐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去听很多类型的音乐。比如现在轻音乐还有叙事的歌曲。什么叫叙事的歌曲?就是那种唱一首歌在歌里面在讲一件事儿或者讲一种情境的那种歌曲,这种叙事歌曲能够让人产生共鸣。比如说我失恋了,那我听到一个关于男女之间的爱不靠谱的一个歌曲。这个时候我就感同身受,我就深深的被这首歌曲所迷住了。当我被这首音乐所迷住的时候,那我的内心的伤痛已经被人分担了。说白了,就是我跟这个音乐的创作者建立了一种心灵连接,这种连接会让我的痛苦减半,快乐倍增。还有管弦乐,管弦乐我推荐大家听一些音效好震撼的管弦乐,因为古典乐本来就很难听,所以你一定要听那些厉害的,比如说斯特劳斯的那些舞曲,有没有去音效超级棒,听起来就很震撼?还有就是包括贝多芬的像命运就是真的是耳熟能详的歌曲你才听得进去,不然你没有到达一定的境界,你听不进去钢琴曲,建议大家听一些通俗的钢琴曲,以及包括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好听而且震撼。还有可以听一下古琴,会比古筝好听。虽然古琴的表现力没有古筝丰富,但是古琴那个韵律能够给到一个人安静祥和美好的感觉。推荐大家听吴娜的古琴,吴娜的古琴真的是一绝。还有一些韵律感强烈的音乐,特别是鼓励孩子出去徒步或者慢跑的时候,一定要给他配一个甩不掉的运动耳机,然后音质又超级棒。然后听着这种韵律感强烈的音乐去跑步,那感觉简直爽呆了。所以有时候你孩子不愿意做这事儿,不愿意做那事儿,很有可能是铺垫不够。
我们再看运动,怎么就能给生活带来快乐的感受呢?但是你要做好运动,至少得有一双好鞋,一双好鞋跑起来不累,跑起来轻松,给你一种你自己走路都想要腾云驾雾的那种感觉。真的是这样,不是说在于贵。就是说你一双好鞋你去试穿上以后,他是不是让你觉得轻松愉快,想要飞跑那种感觉?这个运动不要太激烈的运动。因为这个我们说陷入这个
厌学抑郁情绪的孩子们,其实他就敏感脆弱,容易累。所以你不能让她一开始就去做激烈的运动,除非他热爱,否则这个可能性
比较小。慢跑、球类、游泳、轮滑,你自己去发现。但是你得不停的去尝试,去找到你孩子愿意干的那些事。我们在看户外活动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户外活动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目的地,比如说咱们去马路边去烧烤,那没什么意思,我们得去一个不是很近,但是有很从来没去过或者是也很震撼的一个地方。所以户外活动可以推荐徒步骑行自驾,当然早期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活比如说自驾或者徒步,反正就是从简单的开始,从孩子能接受的地方开始,然后去,做这些事儿的过程中一定会得到新的快乐。快乐在路上交友。一个好的 App 推荐咱们的孩子去看 B 站,还有就是在同学群鼓励他在同学群去聊天,还有就是鼓励他的兴趣圈去发表他的看法。那这个兴趣圈可能也是来自于 B 站或者来自于微信群或者是来自于豆瓣网,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要鼓励孩子通过多元的方式去寻找快乐的来源,这样的话他的精神状态好了以后他恢复的才快。还有一个创作需要一个好的想法,大家注意,现在搞创作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网上有的是教程,所以现在学个东西太容易不过了,关键是你有没有好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孩子去户外奔跑,然后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要让我们孩子体验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各样快乐。他体验过这些快乐,他未来在遭遇人生险境的时候,他才会想起来还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去怎样做。比如说拍照,咱们今天出去拍二百张照片,去拍二百个儿童的笑脸,明天我们去拍二百张树叶,后天我们去拍二百个这个房屋屋顶这叫拍照。摄像的话可以拍一个风景短片,好剪辑,我们可以把别人的电影拿来剪辑,剪辑成新的配音。很多搞笑视频都是这样干的。我经常看那个用四川话来为这个猫和老鼠配音,它用四川话为猫和老鼠配音。这些配音的内容实际上是再加工的,就是他们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其实猫和老鼠本身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知识短视频,你的孩子如果他会古诗,喜欢古文,喜欢钢琴,喜欢什么,那他可以去教别人拍短视频去教别人或者是拍短视频,讲讲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还有就是见闻分享,还有就音乐编曲,还有创作服装烹饪烘培创作。养成什么叫养成?可以养动物养植物。养成类的游戏也会有疗愈作用,还有一个是探索美食,我们简单的要分阶段去探索,我们探索香辣的、麻辣的、酸爽的、嘎嘣脆的,还有冰淇淋,这是品类,还有奶茶还有烧烤,各地名小吃,我们父母带着孩子去探索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底层的需求,满足它会带来底层的快乐。到网红打卡地去享受福。比如说带孩子去洗脚推背。这也是一种享受,也能带来一些底层的快乐。大家注意,其实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很多都是跟底层的满足有关系的。

最后再分享一下游戏。游戏实际上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然后对别人影响最少、代价最小的一个获得快乐的方式。但是游戏一定要让孩子去探索多元的游戏,因为你老是玩同一个游戏,没意思,你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去探索经营类的游戏,养成类的游戏、战棋类的游戏、策略类的游戏,竞技类的游戏。其实我们很多孩子玩的都是竞技类的游戏,打枪的游戏。但是游戏有很多种,很多单机类的游戏,经典的游戏是很棒的,能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大航海时代,帝国时代还有各种各样的。以前我特别喜欢玩一个电视台的一个游戏。就是我自己来决定几点钟上什么样的电视剧或者上什么样的片子,然后每天不停的观察每部片子的收视率,然后对未来的这种安排又做出调整。我以前特别喜欢玩那个游戏,游戏名字叫什么?我忘了,是台湾出的一个中文单机版的游戏,但是现在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刚才我们分享了那么多能够带来快乐的生活方式。但是很多家长我他也知道这些东西,孩子不愿意配合。所以我们来简单说一下如何开始。首先你要改善关系。如果你们之间没有一个信任的可以一起聊天,可以一起玩耍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关系水平,你什么都不用干,你干不了,你说了他不听说了,他不愿意跟你干,不是说这件事干不成,而是他不愿意跟你干。第二,好关系改善了,你要开始寻找我们下一个快乐生活的项目了。那这个项目你得去发现,我已经给了你很多启发了。你自己去寻找。但是我跟你讲,大家寻找这个生活项目不是以省钱为目的,而是以孩子最有可能去干成校最高最有可能坚持的久的项目。一切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而不是以省钱,以什么方便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找机会开始活动,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然后跟孩子谈一下我们的一个想法。然后我们先制定一个简单的目标。我觉得我运动太少了,就感觉总是有一种浑身不得劲儿的感觉。所以我从明天开始,我准备每天去饭后去徒步,你能不能陪我去,咱们明天不用走太远,就走一站地从咱们家到万通麦当劳,咱们去买个冰激凌,然后从另外一条路又溜达回来。这个目标不远,我们假设就只有 500 米,然后在那个目标我们还可以吃个冰激凌,然后我们从另外一条路上回来,咱们俩顺便去看一看那个书店里面最近有没有什么便宜货,或者是能不能邂逅一本好书。你把这些话一说,这些安排一说,很有可能就干成了。那我们先第一次走了 500 米,明天我们又可以走 600 米,慢慢的这事就达成了。而且达成的过程中一定要实施过程激励。咱们中途吃个冰激凌不行,回到家咱们再切个冰西瓜来爽一下。这个时候你就不要说吃冰淇淋健康不健康,这个就算不健康,那这个时候是为了帮助孩子出坑,但只要他没有生命危害,那怕什么的。再说它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关于
厌学及
抑郁情绪改善至快乐生活法,我就分享这么多快乐生活的这个来源,不仅仅是适合这种
厌学及
抑郁的孩子们,其实我觉得正常的孩子们他也应该有这些快乐的来源,要不然快乐少,然后生活的压力大,她很快就会
厌学和
抑郁,所以我们得给到孩子多元的快乐来源,来对抗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痛苦和伤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确实是需要。这时候我们陶老师还讲了,那快乐就说明我们做对事情了,那我们多做快乐的事情,那说明我们做对的事情多,那我们未来成功的概率就更大。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如需陶老师帮助,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