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不好,对考试没信心,考前一周天天刷手机,破罐破摔,怎么引导?
表明孩子
学习有困难,遭遇的挫败太多,他不光是考前一周的问题,其实早就
厌学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恢复他的
学习自信。告诉他:“你现在考砸了,根本不影响高考,甚至不会影响你未来的人生。只跟高考前的状态有关系,跟今天的考试没半毛钱关系。甚至今天考的越砸,高考结果越好。为什么?你考砸了,不就发现你的问题了吗?你把问题解决了,高考不就会更好吗?”不过孩子
厌学这个问题可能没那么简单。其实他不光
学习乏力,
学习越来越累,想要
躺平,意味着他的
学习观也出现严重问题。只有考好才有希望,只有
学习成绩好才算成功。自己现在学不进去,学得慢,跟不上,考试没希望,人生要完蛋。这种想法还表明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严重的偏差。这是谁造成的?首先父母要三观正,如果自己的认知都有偏差,人家天天
学习都不见得有希望,人家考上 985、211 甚至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有找不到工作的。你这孩子不用挣扎了,直接
躺平,直接自我了断得了。所以奉劝各位家长,不要用这种激将法,把现实说得很残酷,来逼孩子付出,因为孩子能不能学好不是靠逼出来。一旦逼迫,他要是
学习还没结果,那他自我价值感更低。成绩越差的人,他越不
努力,因为他
学习效率很低,他不相信自己学得会,所以父母必须把他的价值观调整过来,还需引导他去突破
学习。而现在要突破也有诸多的困难,因为要跟上老师教学的进度就已经很难了。他以前落下的那部分何时去补?所以这需要家长学会“过程激励”,要信誓旦旦的告诉他:“妈妈一定能帮你搞定。”父母一定要有这种自信,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希望,这才能真的帮他突破。唯一能救孩子的就是父母,所以要
努力成为一个专家性的父母,才有机会,也才可能给到孩子希望。不是你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钱,不是万能的,当然没有钱,万万不能。钱买不来孩子的
梦想和目标,钱买不来孩子成功的这种体验。钱买不来他对未来人生的希望。其次得带着孩子真正突破,需说服他,让他相信他不会很痛苦就能突破。你要拍着胸堂告诉他,最多 3 个月,最快两周,不会比现在更累,一定能突破。你必须去
学习如何成为智慧父母,亲自把陶老师讲的科学育儿底层逻辑弄明白了,才能改变孩子的
学习观,给到孩子突破
学习的途径和对未来人生的希望。孩子考前这一周的表现只是一个导火索,表明他早就想退缩了,现在终于找到机会了,要不然没有一个恰当的理由。是不是自己都不放过自己,所以就要走这么多弯路,没有捷径,除非是一时的认知障碍,而不是真的感到
学习的痛苦和累。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