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住校生,不听课不记笔记,在家很好,回学校就变怎么办?
一个孩子不想写作业,不想认真听课,不记笔记,不交作业,老讲话。回家跟家长沟通挺好,一到学校就变了,怎么办?
你注意,他跟家长沟通挺好,这是一个假象。就实际上这个孩子跟数学的连接已经断掉了,就是讨厌数学,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也许没有觉得学不好,就是讨厌老师,讨厌数学。

这个时候你要求他能不能认真听讲,能不能记笔记,能不能交作业,能不能不说话,你这叫沟通吗?你这是逼迫孩子给到你一个想要的结果。因为他要不答应你,说不定你都不让他
吃饭,你不让他玩手机。他只能答应。你这叫沟通吗?只要不是在平等自由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达成的结论,结果是不可能发生效应的。
再说这孩子,是跟数学连接断掉了,那就得重建连接。你有没有沟通怎么让孩子重建连接?所以真正要沟通的是如何跟数学建立连接,如何跟数学老师建立连接,如何跟课堂建立连接。你沟通了吗?你没有沟通真正的问题成因,你沟通了一个结果:上课能不能不讲话,上课能不能认真一点。你沟通这个言行的结果是没有用的。
就像我老说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腿摔断了,你老纠正他走路的动作,你纠正这个动作有什么用呢?他走路姿势不好看,是因为他腿摔断了。那你跟他谈走路姿势,能解决问题吗?咱们得把腿治好了,然后重新锻炼,这才是真正需要沟通的东西。

所以我们认为,第一,你的沟通无效是因为你沟通的内容不是真正解决孩子问题的内容,就算是你沟通了如何跟数学老师建立连接,跟数学本身建立连接,那也不能说你沟通完了以后他就能做到。我们说跟一个数学建立连接,恐怕最快也得两个礼拜,最慢也得三个月。咱们那个后进生逆袭课程里面讲,最快两个礼拜最慢也得三个月啊。你能说我这周末跟他沟通完了,他下个礼拜就“嗖嗖”就上去了。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肯定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问题。很显然我觉得这个事不见得是个小问题,所以我们要去通过专注倾听让孩子愿意倾诉的这种模式,让孩子愿意讲真话,愿意把他在学校遇到的所有的困惑讲出来。我们父母还要有一个问题诊断的基本能力。我们智慧父母训练营的课就讲了,几乎所有的孩子的问题都是三大连接缺失,那你自己对号入座一下,咱们这个连接有没有问题。很显然这个孩子十有八九跟这个数学老师的连接是断掉的。我们说这是孩子跟社会的连接不够可靠。所以家长第一你有一种倾听的能力,让孩子愿意倾诉。第二,你有一个基本的问题成因分析的能力。第三,你有基本的执行的能力。我们说成功智力三要素: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方案,第三是执行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父母需要这样的能力你才能帮到孩子,否则确实是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