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系统学习亲子连接已建立,面对孩子不正确的做法,重点学习哪部分
学习之后,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建立了连接,接下来明知他的做法不对,我该重点
学习咱们哪个章节去突破。
这个我简单的说一下,首先家长没有说自己学了哪个课程。我分析有可能是基本功课程,因为基本功课程第二节讲了连接,然后他自己描述跟孩子建立了连接。那接下来重点如何突破,我们可以去实践第三节到第四节,那个是塑造生命价值的 18 种方法,我们可以去重点
学习那个章节。
你建立了连接,有一个基本的连接之后,不要急于做破坏连接的事情。还要用高
情商的方法去提要求去跟孩子沟通,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连接。

首先连接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连接,就没有别的可能性,所以建立连接了,一切才皆有可能。所以这个家长把最难的最关键的一个事情做好了,就是让孩子信任你。其次这个孩子犯了错,做得不好要不要纠正,当然也需要去跟孩子探讨。比如今天孩子把别人打了,那你说“这不能管了,管了孩子生命价值降低了”。这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你打人是违反了做人底线的法则。一个人不可以伤害另外一个人。当然得跟他谈了。对于这种违反做人底线的事情,这种做法不对的事情必须要谈,而且严肃地去谈。
还有些孩子做得不好的事情,比如说因为他能力不够,经常搞砸事情,经常忘记事情,经常把东西损坏。如果是因为能力不行的问题,那这个时候批评是没有用的,一旦批评内省就不会发生,一旦批评,如果一个孩子生命价值不高的话,他一定要找一万个理由来为自己开脱。那他脑子里面都想着“这不是我的错人,这是别人的错”,那他怎么会内醒呢?所以如果是因为孩子能力不够、理解力不够、操作能力不够、心智能力不够,导致的事情没有做好,是不可以批评的。除非他违反了做人做事的底线,伤害了别人,显著伤害到自己。
那面对孩子做不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机会。我们一定要让我们所有人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什么,而不是说我们要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完美的结果是一个完美的人自然呈现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而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当然我说的有点绕,但是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那我们所有人可以从孩子犯错误或者搞砸一件事情中学到什么呢?你可以先要去专注倾听。孩子搞砸事情,做错事情,做不好事情,那我认为事情本身已经告诉孩子了,事情已经惩罚他了。比如说因为贪玩,
学习成绩下降;因为不小心总是闯祸,我认为事实本身已经教训你的孩子了,你不需要再去教训你的孩子。

但是我们可以跟他聊聊。聊什么呢?首先你要有一种专注倾听的能力,就是你要去鼓励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当然,很多家长一说,孩子就不说了,孩子根本不说话或者说两句就结束了。我们认为这个家长
情商太低,家长没有专注倾听的能力,家长一说话就把话题给说死了。这样的家长(大家对号入座一下),如果你跟孩子说什么,他都说两句话就不说了,什么都不想说,那一定是你的问题,而不是你孩子的问题。你孩子什么都不说,那么他不会从通过他犯的错、做出的事情、搞砸的事情中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我们父母必须要学会专注倾听,鼓励孩子倾诉。在倾诉的过程中,孩子把问题讲清楚了,然后我们再启发他:“你觉得可以怎么办,孩子?”我们要鼓励孩子说出三种方法:“那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容易操作?我们去选一个。”然后接着去实践。实践成功了,孩子就得到了经验,获得了操作自信,人生自信,对一个事情的因果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经验,然后他对未知的事情就会越来越有把握。那如果说我们的实验失败了,“没关系,咱们再来实验第二个方法”第三个方法如果都失败了,“没关系,咱们坐下来再想想是不是我们归因错误了?好,我们重新来归因。”那我们要重新归因。那我们就要
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
学习到一些人的情绪的知识,我们要去
学习到一些
学习的规律。所以我们在陪伴孩子,不断犯错误,不断搞砸事情的过程中,我们整个系统就会持续地进步。所以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每个人都要学到什么,而不仅仅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达到一个把事情做完美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它对于现在并不重要,也许未来它就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但是你一个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你光是去要求它,光是去纠正它,是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的。我们说一个好的结果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想要得到这个结果的情况下自然就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