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为什么普通人也会抑郁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人类为什么会抑郁?如何破解?


为什么普通人也会抑郁抑郁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或者是避免这些问题,或者减轻这些问题?

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就是问题成因分析、创造性提出解决方案、执行解决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新的方案,因为会有新情况,也会有老情况的变异。

我们着重讲一下问题成因分析。抑郁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些问题没必要想那么多。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是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如果你没有这种精神,那这个世界对你来说与你无关,你很难跟它和谐相处,很难理解这个世界,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处处都不如意,因为你看不懂它。



我们要分清楚,抑郁情绪跟抑郁的生命状态或者叫抑郁症是很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抑郁情绪,每一个人在某些时候都会出现抑郁情绪。什么时候?遭遇挫败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抑郁情绪。比如说亲人去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灭顶之灾。有的人可能可以通过专注于工作很快忘掉这件事情,有的人专注于寻求快乐来解决这个问题。

亲人去世了,寻求快乐去忘掉这件事情,现在可不能说是一个不道德的行为。古代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古代的大臣,他们父母死亡,他们就不能当官了,回家守孝三年,三年满了才能回来。如果在守孝期间去寻欢作乐,那就是大逆不道。现在的观点跟过去很不一样了。我们认为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才会让死去的人更安心。因为我们死去的老一辈人,更关注的是他的基因传承的那些生命,会不会过得更好。他们能不能把基因发扬光大,而不是说他们真的一直都处于痛苦中才叫好事。

一个人遇到重大灾难或者重大挫败的时候,就会陷入抑郁情绪。我曾经也有几次陷入过这种情绪,最深重的一次是大概十几年前,当时我们组织了一场活动,来了好几百人,这个活动所有细节都是我在抓。结果出问题了,在播放视频的时候,发现我们需要的一个视频被另外一个视频覆盖了,两个视频名字是不一样的,看上去是对的,但实际上内容是一样的,也就是缺了一个视频。在发布会的时候,当时这个事儿基本上就炸锅了。我们是一个新产品发布会,全部都是我在做这件事情,失败了。产品是发布了,也卖出去一些东西,但是发布会失败了。我就很自责。在很长一段时间一想到去上班,我就不知道怎么面对别人的眼光,不想去上班。去上班就把头低着,也不说话。不敢去面对。在家里,躺在床上,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惶恐、无价值,觉得自己没用的状态,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做好其他的事情。当时感觉自己完蛋了,就是这么一种抑郁情绪。



最近前一段时间也出现了一周左右的抑郁情绪,这个感觉是什么呢?没有食欲,没有创作的欲望,很多事情都不在乎,懒得行动,睡眠很不好。这一次我出现了抑郁情绪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是我用力过猛。什么叫用力过猛?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其实有些事情没那么重要,今天做也行,明天做也行,但是我就想把它做多一点。我觉得当时感觉还好,户外活动没有了。就那个礼拜,没有去户外走路,每天回家也比较晚,回家也心事重重,就是老想着没完成的事儿。说白了,就是我把工作看得太重,在工作上付出的时间太多,在工作上付出的努力太多了。很多事情干不了或者马上干不好,很快我就睡不着。我到底在担心什么呢?我也说不出我在担心什么,好像也没有遇到天大的困难,一切都挺顺利的,但是我觉得这也可以更好,那也可以更好,这也可以再干一下,那也可以再干一下。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反正晚上就睡不着,两三点就醒了。醒来以后,脑子里面过各种念头。

也有好处,有一段时间,我就是各种念头,就有很多灵感,我把这些灵感记下来。结果灵感是记下来,我却睡不着了。我白天又要做直播,还要去讲课,我那段时间每周要备三个新课,还要两三场直播,还有很多的事情,我就越来越睡不着,越来越乏力,就什么也不想做了,最后躺平了一个礼拜,好了,现在又恢复正常了。

每个人都有抑郁的状态。那段时间就是抑郁情绪的状态,就是精神萎靡,但这不是抑郁症。如果说我生命价值比较低,那么我可能会经常性的进入抑郁情绪状态。如果我生命价值很高,我总是体验成功,可能我只有很罕见的情况下才进入抑郁情绪状态。



少部分人会发展成抑郁症。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呢?长期作息不正常,长时间萎靡不振,不像我一个礼拜就好了。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为什么没有希望呢?因为他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不光不知道希望在哪里,而且还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本身就是压力导致抑郁,他还在继续承受压力。

有的愚蠢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厌学不上学了,发现自己的孩子抑郁,开始割碗了,还逼着孩子学习,还逼着孩子上学。这些家长简直疯了。他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抑郁了,抑郁就是解决不了的压力长期存在才会成为抑郁症,还持续施加压力,这是解决抑郁的基础吗?

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干什么都没有意义,生无可恋跟抑郁情绪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长期的,一个是短期的;一个是有希望的,只是没精力做;抑郁症是没有希望的。抑郁症就叫没有希望的病,精神上没有希望。



人类为什么会抑郁?我们要从这几个角度探究,每一种心理的功能都有进化学的意义。换一个说法,每一个心理机制都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绝对不会偶然出现或者莫名其妙存在。每一种心理功能都是为了应对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不会平白无故存在的。当然也有个别的功能性的无用的东西存在,那可能是基因突变,这种功能都会慢慢的退化甚至消失。抑郁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有助于生存与发展的功能呢?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探究一下,后面要去解读怎么去面对抑郁

主要是精神压力所致。不管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几个简单的问题,第一,目标太高始终完不成。我前段时间的抑郁情绪,就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了,我总觉得这可以做好,那也可以做好,那我就去做,半天做不好就焦虑,晚上就想怎么做好,实际上我晚上睡不着,我在百思。是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呢?其实有些是得到其解的,但是我还是会百思,为了达成我的目标,我的脑子不停的转。确实是有很多灵感问题。可是我睡眠不好,精神不好,结果还是实现不了。不管这个目标是老师给我的,家长给我的,还是我自己给我的,都会导致一个人陷入抑郁

第二,责任太大。我跟大家讲,你不要羡慕那些名校、收入很高的人,那些人生存确实无忧,他们能力在那摆着呢。但是责任太大,而且非常容易陷入抑郁。简单来说,像搜狐的 CEO 抑郁了好多年,包括华特迪斯尼很多很多成名的人基本上都有抑郁症,或者是基本上经常进入抑郁的状态。第一他们所处的位置责任重大。第二他们背负了太多的期望,他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但是实际上他再有能耐,他是一个人当一百个人用。所以我们说那些名人、成功的企业家往往都容易进入抑郁的状态。



不光是这些名人、企业家,皇帝也会这样。历史上有没有那种不问朝政、沉迷淫乐的皇帝?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沉迷淫乐,但是很多皇帝沉迷于书画、做手工,沉迷于做木匠。虽然现在没有人说这个事,这些皇帝一定是抑郁了。为什么呢?责任中的目标太高太难了,压力太多。你别以为他们荣华富贵,那日子不好过。

你也会明白,这些身处高位的人、权大势众的人,为什么老喜欢娱乐活动,老喜欢干那些低级的事,压力真的太大了。我们不是要倡导干这些事,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看人的需求,看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理解这个世界。你非要用某种道德的准尺去判断每个人的对错,你也太简单了。

还有一个是能力太低。特别是中央集权的那种皇位,世袭制,这是一个最糟糕的制度。皇帝把他的地位传给他的子孙后代,但是他的孩子真的跟他一样聪明吗?就算是他的孩子先天智力不错,但是他孩子的后天环境能一样吗?皇帝从小就摸爬滚打,他的后天智力发展得很好,他的孩子生下来就好吃懒做,后天智力没发展起来,他凭什么能做到一个优秀的皇帝能做到的事情呢?所以世袭这个制度确实是一个最糟糕的制度,他不光把整个天下陷入一个困境,也让他的子孙后代陷入困境。这种世袭的制度,皇位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灭亡。因为不是择优,进化的自然选择的机制是没有的。反而是那种尧舜帝。那个时候的传位制度才会越来越好。



抑郁主要是目标太高,责任太大,压力太多,能力太低的原因造成的。

抑郁到底在解决什么心理的需求?比如我抑郁了,那我就躺平,什么事情都没有意思,那就不用做,就去做我能做的事情。第一步叫逃离险境。

抑郁的孩子一定不会去上学的。如果一个家长还逼着一个抑郁的孩子去上学,简直就是愚蠢。首先孩子为什么学不进去呢?为什么他不想学?就是要逃离险境。如果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那他就要逃离学习压力的环境。你的孩子从学校逃回来,你还逼着他在家里学,还逼着他去上学,他已经学不进去了,他逃回家还是没有逃离险境,他还是处于一个险恶的环境,那这个孩子永远也不会好,而且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就会发展成割腕或自杀。



抑郁的情绪一定会让我们什么也不想干,主要的一个机制就是让我们逃离险境。因为我病了,所以你不要逼我,因为我病了,所以我可以不做。这个理由还不重要吗?很多家长,很多老师:“你就是偷懒!”

第二,身心疗愈。抑郁的人什么也不做,就干点简单的事情。而且这些简单的事情往往都是无压力快乐的事情。什么也不做,对于身体来说就是一个休息,对于心灵或者精神上来说,也是一个休息。那既然一个人选择了自我休息,就说明他过去的身和心太累了,太苦了,已经超过极限了。抑郁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疗愈的选择。

第三是为了保全性命。比如说我是一个皇帝,我不想当皇帝,但是我生下来就是一个皇帝。那怎么办呢?我就抑郁。我抑郁了,以后你们总不能让我去当皇帝。我抑郁了以后,啥也干不了,我就不用去面对那个险恶的环境了。我去做些简单的事,很有可能能保全我的性命。如果我去做皇帝,我要搞不好天下大乱,那我很快就会灭亡。



对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如果他在坚持学习,从物理角度来说,坚持学习,坐在那不就得了吗?又没有人拿刀子砍你。但是他只是看见了肉体生命,没有看见精神生命天天都在挨刀子。坐在那儿,老师每天要布置作业,你到底做还是不做?你要不做,那就说明你完蛋了。你又做不了,怎么都是挨刀子。你去学校待着,过几天就有考试,(为什么我们双减要避免经常性的考试呢?)一旦有考试就有胜负,你到底考还是不考?要考肯定考砸;要不考,已经完蛋了。在学校待着,即使老师没对你要求,同学们也天天主动陪着你玩,但是你有自知之明,天天在那里看见人家都能正常学习,你在那儿一筹莫展,自己都觉得自己要完蛋,不用别人说。在学校里坐着仍然在挨刀子,必须要逃离,不逃离性命难保。这个性命是什么呢?你不断的自我攻击,攻击到一定程度就要动刀子了,动刀子不解决问题,那你就自己去死。所以抑郁了,逃离险境,进行自我疗愈来保全性命。

我的抑郁情绪一个礼拜就好了,为什么呢?我允许自己躺平,允许自己不干,允许爱咋咋地。我一个礼拜好了,就接着干。但是我现在得慢慢干。我就这么大的能耐,我不能做超越我能耐的事情。

比如张三,他是天之骄子,有无穷的精力,有非常高的智慧。他做同一件事情能得到我三倍的结果。但是我就这能耐,我就只能达到他 1/3 的成就。我不能去做另外 2/3 的事情。那我认命了。接受现实,允许自己做不好,这才是你唯一活下来的希望。而不是其他人说的:一定要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定要知难而进,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来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还不简单吗?我们知道形成的原因,反其道而行之不就得了吗?降低目标。老师要对孩子降低目标,家长对孩子降低目标,我们对自己要降低目标。

我必须要清楚的知道问题的成因。如果我不知道问题的成因,根本就一筹莫展。我如果觉得我自己降低目标,我一定会觉得我在放纵自己、溺爱自己,我在毁掉我自己的未来。很多家长就是这么认为的:“陶老师,我让他回家,那是不是他永远就回不去了?我这是不是溺爱?我身边所有人都在说我溺爱孩子。”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的成因,包括孩子、包括你也不知道问题的成因,你就不可能去降低目标。你觉得降低目标就是完蛋。你知道成因以后,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去对抗整个环境对你的胁迫。你不对抗,你的孩子就没有保护人了。

你也需要让你的孩子明白他问题的成因,首先他要饶过自己。有的孩子一辈子走不出来。因为他真的相信了很多家长那套价值观:“我学不好就没有未来。人家天天学都学不好,我现在几天几个月都不学,已经完蛋了。”也就是他自己也不饶过自己,他自己不会对自己降低目标。他宁愿什么也做不了,也不会先选择躺平。就算他躺平的时候,也不断的觉得自己要完蛋,好不了。



放下责任,降低压力。当然不光是抑郁症患者本人要做这些事情,我们的监护人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让他在降低目标、放下责任、降低压力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要完蛋,你如果让他天天觉得自己完蛋,那他永远也好不了。

另外要提高他的精神力量,心理能力一定要提高。困难还是那些困难,压力还是那些压力,当我变得强大以后,我就可以藐视压力,压力就伤害不了我了。

一定是这几个解决方案,没有别的。是不是可以吃点药?吃点药只是让你睡着,让你觉得稍微快乐一点,作用跟安眠药或者跟喝可乐喝咖啡的作用差不太多。你真正要解决的是把精神上的压力降下来,把心理能力提高,没有别的良药。



怎么做才能做好,怎么去降低目标高度?必须要看到孩子,先满足他当下的需求。你要让孩子去追求卓越,要考一个名校,可是你孩子连基本的休息、基本的娱乐都没有得到满足,去追求那个目标简直太不靠谱了。一定要看到孩子当下处于什么样的需求满足的层次,根据我们之前讲过的专题内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定要听我们解读的那个版本。必须界定孩子当下整个生命状态处于什么样的满足的层次,不能超越这个层次对他提出要求。

第二,放下责任。你的孩子现在生病了,他怎么可能去学习呢?已经生病了,他怎么可能按时起床,按时刷牙,按时睡觉?他已经是一个病人了,你不能把一个正常人的责任放给一个病人。很多家长的逻辑是什么呢?“你不学习,至少得按时睡觉,”这什么逻辑啊?这不是一层一层的剥削吗?最高的剥削不了,就退而求其次的剥削。不是这样的,仍然得看到他当下处于什么样的层次。必须要放下他的责任。他现在不是学生了,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你怎么能再把学生的责任,把一个正常人的责任放给一个抑郁症患者呢?

如何降低环境压力?导致孩子问题成因的那些事儿全部屏蔽,不要说,不要做,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平等和自由的环境,就能降低环境压力。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你孩子觉得不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也没有失败。让你的孩子觉得他天天玩游戏,也不会失败。他也没有伤害别人,他并不可耻。就像一个生病的人,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难道你要证明他是错的吗?孩子玩手机就是一种自我疗愈,孩子什么也不做,也是一种自我疗愈。难道他自我疗愈是错的吗?如果他连自我疗愈你都不允许,他还有路可走吗?



父母一定要做一个父母应该做的事情。父母是什么?父母爱孩子的生命,而不是爱孩子的习惯,爱孩子的成绩。爱这个孩子的生命,只要看到孩子开心就开心,看到孩子伤心,就赶紧把那些伤害孩子的事情给搞掉,这才是父母。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有些人都不能叫父母,叫愚蠢的家长。只会提要求,只会语言攻击,只会表情暴力,只会索取结果。这是什么人?如果孩子给不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就给脸色,施加暴力。如果孩子有什么需求,他就要附加条件:“你听话,你成绩好,你去上学,我就满足。”这是什么人?这是一个孩子需要的父母吗?连隔壁老王都不如,隔壁老王看见这孩子挺可爱,给他一棒棒糖。很多家长还不如陌生人,真的甚至连禽兽都不如。很多家长做的事情把孩子逼到了绝境,把孩子逼回家了,连在家里面都待不下去,无路可走。家长变成什么人了?太可怕了。为什么这些孩子抑郁?一定会抑郁,遇到某些家长孩子一定没有希望。

如何提高个体心理能力呢?爱他,让他做一些他能做的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真正教会他怎么做,不要让他感觉到害怕。当他做的事情越多,成功的次数越多,他就越来越觉得自己厉害,心理能力就成长了。你去爱你的孩子,不要附加任何条件,你的孩子就越来越强。我们说的这些东西就是心理的营养剂,就跟高蛋白、蛋、奶、肉一模一样。你的孩子天天吃草,天天吃粮食,他的神经系统不可能发育得很好。很多孩子在精神上不光没有营养,连吃饱都没吃饱,谈不上营养,你却想让他变成一个强健的人,那几无可能。

为什么普通人也会抑郁,解决方案是什么,就讲这么多。今天重点讲的是抑郁要解决人类的什么生存问题,抑郁就是一种自保。就像打仗一样,比如我特别害怕打仗,一旦要征兵,我赶紧把手砍掉,就不用去参军了,这叫害怕打仗的人。可是人类历史上还有一些了不起的人,他们听说日本对美国宣战了,就说:“我要去参军,我要打败法西斯。”“你是近视眼,不能去参军”,这个近视眼就自杀了。为什么呢?不让他参军,不让他去对抗人类邪恶的势力,他就自杀了。人怎么这么脆弱就自杀了呢?这也是一种机制,不成功变成仁。还有一种机制是我为了逃避这个责任,我把手给砍断,我就不用当兵了。抑郁症也是这样,我把自己搞抑郁了,什么也干不了,那你不用再逼我了。



这个话题就聊这么多,你听到了什么?听明白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你启发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