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小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提醒但不能造成否定。具体这么做简单有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男孩 8 岁。如果小孩有不足,可以提醒吗?” 当然可以提醒了。用什么方式提醒呢?不能直接纠正,也不能直接指出。有一个具体的办法,这个办法要体现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否定孩子的生命价值。 首先孩子做不好事情是正常的,而且是非常频繁的。如果你任何事情都去纠正他、否定他,甚至打骂他,他天天受伤害,他的生命价值就会持续走低,直到没有价值。生命价值低的孩子是什么表现呢?非常容易退缩,非常容易逃避、敏感脆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不敢面对一般的任务。 孩子如果哪些事情没有做好,有很多的方法。第一个是提醒,但是不能否定。 比如孩子每次出门都忘了拿他的水壶、水杯。家长怎么说呢?普通的家长说…

学校老师有哪些不说的秘密?太搞笑了[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这是来自于网上一位老师的分享,他如果不是老师,也分享不出这样的内容。我们不可能随便猜出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学校老师那些不说的秘密,有助于父母了解学校老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要跟不同的老师去合作,不管你怎么合作,最终你都得把对方看成能够给孩子带来希望、对孩子有帮助的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 首先要把老师当人看,不要把他当神看。我相信下面的内容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师,他就是一个人。 第一条,作为语文老师,碰见学生名字不认识很尴尬,怎么办呢?我的同事教了我一个非常狡猾的办法,那就是隔过去不点名这位同学,等全部点名,点完了以后…

父母如何引导总分不理想但喜欢射击的准初三孩子?[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孩子马上升初三,这次期末考 260 分,考不上高中,又不想上技校,但喜欢射击,应如何引导?如果射击是一项体育运动,他可以去读体校。考试分数比较低,表明他学习方面无兴趣,不想在这方面投入精力,这是他的选择。下一步能去哪呢?技校或职业高中,这些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些抽象概念。不要跟孩子讨论这种话题,而应讨论去学射击还是继续读高中?如果能具体到去做什么事,那就没问题。因为孩子亲身的感受是做什么事?做什么人?所以建议跟孩子讨论射击怎么学?到哪儿学?学了以后做什么?其实技校里也可学很多专业技能,所以建议按孩子的禀赋、能力、兴趣、特长去考虑,而不仅仅是技校、普高、职高的选择。包括日常生活的引导也需要具体化。…

什么样的父母才算是成功的父母?[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今天我们首先要分享一个话题,就是通过一个知名人士的工作与生活的经历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父母才是成功的父母,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工作?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工作?我们到底活的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工作?难道就是为了收入吗?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父母到底怎么做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个故事的主角,主人公是我们很多很多家长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央视的播音员,是个女同志。那具体名字我这里就不说了,反正是一个大家都认识非常非常经典,非常非常能干,在她30 年的播音工作中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错误。这个这播音员从小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父母对她的要求是非常非常的严格。大家注意,一…

孩子人际关系不佳,此类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解析在此,拿走不谢[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孩子希望跟全班同学都成为朋友,但是我没有那样的方法,所以一直告诉孩子慢慢来,日久生情。孩子对此不满有什么办法? 这个是多大的孩子?如果是特别小的孩子,你可以给他一些方法,但是太大的孩子其实方法还不是主要的。我们看到就是这种到了初高中人际方面有困难的孩子,往往都不是方法的问题。他主要的问题是生命价值比较低,然后没有自信跟别人平等交流。他主要是这个问题,就他特别害怕别人拒绝,或者特别害怕别人不搭理自己。而且他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就比较脆弱敏感。有时候大家一起哄说说笑笑或者说句话其实没有在否定这个孩子。但是因为这个孩子敏感脆弱,他会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或者是在嘲笑他,最后就导致这个孩子判断…

用全部时间学习和颠倒黑白打游戏是否是同一种机制?好奇宝宝进来一探究竟[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陶老师,我认为用全部时间来学习刷题,就和颠倒黑白打游戏的孩子一样,都是在麻木自己。我的理解合适吗?” 首先,一个孩子沉溺于刷题,是不是跟另外一个孩子沉迷于玩游戏是一回事,在有些方面我认为是一回事的。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入门了,找到了感觉,刷题越刷对得越多,越刷越顺,越刷越快乐。刷题这件事情给了他快感,那就说明他刷题刷入门了。他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说明他现在刷题的这个状态是合适的;因为他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快感,说明这件事情是可以干的,是对的。那他跟玩游戏的人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他从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快乐,让他的生命在当下获得了某种满足,让生命有一种存在的实实在在的感觉,从这一点上肯…

家庭教育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有的孩子知难而进而有的孩子退缩逃避?[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知难而进,而有的孩子会知难而退? 当然不仅包括孩子,成年人也是这样的。有的人是很勇敢啊,有的人不畏艰险,有的人知难而退,然后事情还没干,就打退堂鼓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我们说成年人的世界是更复杂的世界,面临的工作任务是千奇百怪的,但是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都是一致的或者是几乎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显而易见的区别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孩子或者一个人,他面对一件事情,他选择是进还是退,这个他是有一个考量的。所以我们说每一个人他都有一个准绳,那这件事情我到底能不能干成?如果这个件事情的难度大于我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评估,那这个事就不用干了。如果这个事儿等于或者小于…

底层思维读书会:头悬梁锥刺股真的有用吗?为什么别跟普通孩子提这个?[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头悬梁锥刺股实际上是两个故事,我们来看一下头悬梁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头悬梁讲的一个人叫孙敬,他是汉朝的信都人,信都是今天的冀州,年少好学博文强记。什么叫博文强记?就是见多识广,记忆力超群。什么叫记忆力超群,那基本上就是过目不忘,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居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什么叫闭户就跟现在的宅男差不多的意思,就是只知道读书,然后不知道出去玩,不知道去泡妞。我们说这个社会上大家都喜欢干的事,吃喝拉撒玩,他就不干,他就躲在家里也不出门的读书,就是这么一个书呆子。 孙敬读书的时候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看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候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

不听孩子的,后果有多么严重,进来看看[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12 岁,应该叛逆期了,我说一句他顶一句,要么叫我不要说,不听。什么事不按他要求来就发脾气。怎么教?” 其实你孩子也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我想干什么我妈都不同意呢?这种妈怎么沟通呢?怎么我一生下来到现在她一直都处于叛逆期,我想要什么她就不给什么?” 孩子从婴儿开始就知道,通过哭来表达需求,父母就必须满足孩子。如果父母不满足孩子,后果非常严重。如果孩子哭了,你不研究他为什么哭(他要么就是饿了,要么就拉了),不管他,你说他不应该哭,那他就死给你看。因为他哭就是饿了,你不管他,他不就死路一条吗?所以从因婴儿开始,父母就要学会去听孩子。 但是,婴儿的时候,父母大多数基本上也听孩子的,有时候也会做错…

家庭教育之“十万个为什么”:为何几乎所有的孩子不需教育,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为什么孩子总想得第一?确实也有孩子不想拿第一,他认为拿第一没啥意思。我们把这个话题再拓展一下,为何每个孩子都想学习好,即便是那些口口声声说:“学习好根本就没用,我才不羡慕呢,那些学习好的都是傻子”。其实这种孩子也想学好,口是心非而已,他搞不好学习,不等于不想学好,所以有时眼见耳闻也不为实。为何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想提高学习成绩?因为得第一或学习好,或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爸妈认可,老师喜欢,同学也佩服,那简直太有成就感啦!从学习角度来看是如此,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每一个孩子也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只有这样,爸妈才认为我们的生命很有价值,我们才会活到成年,未来才有可能组建家庭完成传承生命的使命。所…

抑郁了的孩子,父母要做些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我家孩子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心理问题很严重,需要改变认知,怎么改变?有这方面的书吗?” 首先要去专业的医院诊断。如果需要住院就住院,需要吃药就吃药。如果医院诊断可以进行心理咨询,那么就要给孩子请心理医生。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做一些辅助的配套工作,比如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哪些事情属于伤害呢?我们经常说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经常性的这些行为都属于伤害,是绝对要避免的。首先你得避免伤害你的孩子,他才有机会疗愈。其次,你不仅要避免伤害,还要做爱孩子的事情。就像一个人生理上的成长一样,首先得吃饱,有基本的热量,但是光有基本的热量还不足以让孩子有超强的免疫力,还得给他高蛋白的东西。你…

父母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孩子尽早开窍?[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老师,在生活当中父母可以做些什么让孩子尽早开窍呢? 首先就是让孩子尽早的开窍,能够让她在学业上感觉到更容易。因为他对这些事情都理解了或者是更容易理解了。那么他就不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靠意志力去死记硬背了。所以这个开窍可以把它列为我们父母要尽快去达成的一个事情,尽早让孩子开窍。 那你说在生活中到底做些什么事情来去尽早开窍呢?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首先要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要让他能够尽量得到满足,尽可能多的满足,就是说满足的越快,那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就完成了,他就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了。所以当孩子当下的需求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的去顺从孩子的想…

家庭教育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经常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都是伤害?[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经常性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都是伤害,从大多数家长的认知来看,简直是匪夷所思,批评纠正孩子做不好的事,不是父母的责任吗,怎么就变成了伤害呢? 子不教父之过,这是传统观念的做法,它有用吗?在某些时候有用,什么时候?在生死存亡的时候,在眼睁睁的看见孩子滑向深渊的时候,确实是需要用霹雳手段去介入,但是那是在生死存亡的时候,不能把生死存亡的法则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说批评纠正否定不可以用,但经常性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都是有害的,只要不是经常偶尔一次不影响,就像一个人偶尔受了一次伤,偶尔被针扎下去,不就跳一下吗,但是你天天被针扎,在肉体上你可能不会有生命危险,但精神上你就崩溃了。 …

底层思维教育观:解读,清华学生身上的七个普遍现象,及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钱影一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期间,每学期都会定期参加一个活动,就是院长跟学生品下午茶。这个活动能够真正的去了解这些清华学生的所思所想。活动过程我就不详细介绍了,我就介绍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清华学生存在的七个普遍问题。 大家不要以为考上北大清华,就是天之骄子,就是国之重器,他们目标明确,迟早会成为祖国的栋梁。那可不见得。我们看一下清华的学生七个普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就是忙,忙碌、盲目、茫然。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大家普遍反映比高中还忙。那就对了,我们应该说 K12 阶段应该是一边玩一边学,小学是以玩为主,顺便学点,初中是一边玩一边学,高中是要多学一点,少玩一点,到了…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更要好好爱孩子,底层逻辑在哪?[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孩子沉迷游戏,也要无条件地爱?当然了,孩子玩游戏、厌学甚至吸毒,更要好好地爱他。为什么呢?毕竟他是个孩子,父母不爱他,他就不可能活到成年,就算活到成年,也是躺平状态。出现这种情况,放弃爱孩子,他就没有半点希望了。当他发现自己没有希望时,哪怕你什么都没说,他也会放弃努力。孩子沉迷游戏,不肯努力学习,不愿去做正经事,那表明他没有资格活到成年,没有能力获取未来的成功,无法跟别人一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干脆躺平,做一些简单的事,愉悦自己。现实太痛苦,未来很渺茫。当然这类孩子要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就只有两个出路:一是自我了断,一是被族群放逐。现在有条件地爱孩子,或嫌弃他,孩子就更没希望了,就算赶出家门…

家庭教育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有的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挑战就逃避?[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为什么有的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问题就逃避? 这种孩子太多了,不只孩子这样,成年人也很多。在现实世界,找一个能够认真做事,能够正常完成工作任务职责的人不多,你真的得从 985、211 里面去挑。普通的人基本上就是精神上的残废,就是完成一个基本的任务都难。所以不只孩子容易出现遇到困难、遇到的挑战就退缩。成年人这个世界更多,所以我们就要花很高的代价去请人来做一些看上去简单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的这个生产效率低,我们人均创造的 GDP 数值很低,就在于我们很多人缺少自主应对、面对挑战、征服困难的基本能力,就是很多家长养出了残废啊!他们还以为自己养出了一佼佼者呢。 为什么有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班级和学校有很多抱怨,且难以融入?[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学校和班级有很多抱怨,难易融入环境? 当然,此类孩子对学校很多规章制度是难以接受的,对班级很多要求也是难以接受的。你比如说要求不要留长发,不能烫发,不能卷发,那对有的男孩子来说,那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这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很多孩子宁愿头掉也不能让发型乱。你要不让我留长发,你要把我头发剪成跟别人一样愣头愣脑的样子,我就不去上学了。当然也有的女孩子,她不是说长发短发的问题,女孩子在乎什么?我这个刘海我就想留这么长,你不要指望说我把这个刘海给剪断。所以很多孩子接受不了班级的要求,当然不光是这种来自于班级和学校规则的约束。有的孩子对同学有很多意见,对老师也有很多意见,觉得…

底层思维读书会:《惊弓之鸟》孕含的教育启示[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战国时魏国有个神箭手叫更羸,拥有百步穿杨的本领,有一天他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有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飞过来,一边飞一边叫,更羸看了一下,然后指着大雁对魏王说:“我现在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真有这种本领"?更羸的说法是违反物理常识的,没道理,怎么可能用一个弓就能射下大雁呢?很显然魏王有些半信半疑,“那你试试”。然后更羸没有取箭,拿起弓拉了一个满弦“嗖”的一声,那只大雁闻声想往高空飞,结果扑腾两下,从半空掉下来。魏王看了大吃一惊,你真有这本领,简直是奇迹。更羸笑了笑说,不是我有本领,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表明它肯定被射过,或者它身上有伤且很痛。同时这只大雁离开了雁群…

孩子想要好好学习,但感觉力不从心,希望在哪里?[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高一男孩厌学,导致成绩非常落后,现在想好好学却力不从心,请问该怎么办?如果他在课堂上已经无法专注,这个就不是力不从心了,当然表现出来是力不从心。实际上,这个孩子已经厌学了,需要疗愈一段时间,这个就跟一个人工作时间太长,需要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需要获得更多的快乐,才能够恢复一个人的精气神。 我认为孩子应该是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疗愈。如果孩子每天早上起床没什么问题,上学也没有什么困难,在学校跟同学打打闹闹,回家还挺开心,只是学不好,这个时候我不会认为是孩子的精神状态有问题了,应该就是纯粹的找不到如何突破学习方法的问题了。这个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了,最快两周最慢三个月肯定能突破。当然也不能说光去…

一句“凭什么”可以问出无限的前程!底层思维读书会之《狐狸与葡萄》的新思维解读[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寓言故事《狐狸与葡萄》讲的是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是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走了,它边走边安慰自己:葡萄没熟,肯定是酸的。这个寓言故事很多情况下是在教化狐狸。大多数人理解这个故事,就是觉得狐狸自己没本事,然后还怪别人。伊索寓言自己也有一个价值观,说的是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儿,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实际上是有一种看不起或者否定,或者觉得自己不行,还怪别人的价值观。 但是各位不要因为伊索这么看,就认为事情就是这样的。其实远比你想的要复杂。首先,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幼儿,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跟他进行一些简单的呈清和探讨。对于幼儿来说,我…

[首页] [前页][21][22][23][24][25][26][27][28][29][30][后页] [尾页]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