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大班教学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希望何在?[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学校的工厂化、大班化的教育其实肯定是不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认知发展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虽然人类都有一个普遍的差不多的发展时间,比如说抽象思维的成熟在 12岁到14岁期间。皮亚杰认为是12岁,我认为是14岁。不管是几岁,反正有一个大的方向性的变化,这是毫无疑问的。 具体到每一个孩子,他确实是有一些不同的年龄,孩子越小这种区别越大。比如说小学一年级 7 岁,有的孩子做100以内的加减法是没有问题的,有的孩子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过来。有的孩子学拼音,两个礼拜学明白了。有的孩子学了半年,还是学不明白。但是,只是当时学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差异很大,但是并不是说未来的成就会有这么显著的不同。…

某大学终身教授,她为何十几年也不肯回家看父母?父母到底做错了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在大连旅顺曹家村,有个远近闻名的祥林嫂。这个大妈总是不经意的就唠叨:“我的女儿你到底在哪里?我们有生之年就想知道你是不是还活着。”这是这个大妈十几年来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她的女儿 1979 年出生,名叫曹茜,是独生女,父母都是农民,为了养育这个孩子吃了不少苦头。他们听说女孩要富养、要精养,所以他们在这个女孩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别的孩子有时候要下地帮忙,但是这个女孩不用下地帮忙,爸爸妈妈只要求她在家里温习功课,好好学习从村里考出去。这个期望是很多农村孩子学习的动力。因为农村生活太难了。 大家注意,他们家在农村,干农活确实是挺辛苦,但是这个孩子并没有体验过这种真实生活的辛苦,…

六周岁之前的孩童教养的重点是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六周岁之前的孩童教养的重点是什么?是开心最重要吗?目前我家孩子4周岁,和我待在家玩各种游戏,过家家、拼图、轨道车、画画、学英语、读绘本,还是让孩子和固定一两个同龄的孩子玩一天更好呢?” 首先肯定要进行智力启蒙。幼儿阶段的智力启蒙不是教他认字或者做奥数题、做数学题,主要是探索这个世界。通过探索、把玩身边的事物来了解身边事物运行的一般规律。一个孩子对身边事物运行的规律了解得越多,他未来就越有可能推理出未知事物的规律,这就叫智力启蒙。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铺垫下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的基础常识 真正的智力启蒙是对身边万事万物的了解、把玩。你说的那些过家家、拼图、轨道车、画画、学英语、读绘本,都是…

如何才能与高年级孩子做到学问的交流,思想的交流,灵魂的交流?[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初中孩子怎么进行亲子攻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说实话,初中有点晚了,最晚我认为在小学五六年级,你还可以陪读一下,还可以读点故事书给孩子听。到了初中就是你想读,他不见得愿意听,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也不是说什么事都不能做,也可以做一些事。你比如说,我儿子现在已经高一,马上高二了。那我现在在家里面吃饭,有时候我也会读一篇文章给他听。 那这个文章是什么文章呢?是一本关于电影的书,这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研究电影的人他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有很多小文章,就跟微博一样,是很多小文章,一个文章就是一页左右。然后他讲了电影里面的一个概念有时候比如说讲什么场景,开头结尾,什么正派反派,该讲什…

孩子只喜欢看绘本,图多字少的书,怎样才能真的喜欢阅读?[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9岁的男孩不喜欢看纯文字的书,喜欢看绘本图多字少的书。以前爱听故事,现在也不爱听了,就喜欢看绘本。请问有什么好的建议过渡到字多图少或者纯文字的书? 绘本故事里面也有这个字多一点的书,但重要的不是找到字多字少对吗?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的目的不就是明事理吗?提高认知明事理。那字少有字少的学习方式,字多有字多的学习方式。所以你选择书不是按字多字少来选择的,而是按你的孩子在关注什么,按这个方向去选择的。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你的孩子喜欢军事,有军事方面的绘本故事。那小的时候我们就给他看图画书绘本故事书,慢慢地发现这个绘本故事太简单了,你就给他买一点稍微字有点多的绘本,就是这种图也很多的画报,关于…

家庭教育中“十万个为什么”不同维度下之“为何要活着”?[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长问:为何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或者常常问自己,问父母,问老师,问同学为什么要活着?许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陶老师回复:家长一般认为孩子活着,好吃好喝不就完了吗?干嘛还问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个好问题,是一个所有青少年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未来要做什么?那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为了传承人类的生命,这是我们研究得来的结果。那为什么要传成生命呢?这个不用解释。为什么所有生命都有一种天然的冲动,拼命地想复制并传承自己的基因。没有为什么,就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复制自己的基因,但孩子其实问的是学习这么累,生活太没意思,想做的事不能做,我活着是为了什么?真正思考生命本…

家庭教育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何本性不被看见,不被满足,反而处处受到压迫,容易出现精神上的问题[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为什么北大新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空心病啊?几年前,北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写了篇文章,讲为什么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空心病?当然不只是考北大的学生里面有空心病,还有初中、高中和几乎所有的大学,我认为可能越有名的大学得空心病的人越多。当然,我指的是我们所了解的这个环境中的大学。 导致空心病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些孩子的本性没有得到满足。马斯洛讲过,如果人的本性没有得到满足和善待,它就会呈现出病态,这也是所有精神疾病的根源。有人说,有的精神疾病是遗传的。但遗传基因只能让人更容易得精神疾病,基因本身不会造成精神疾病,基因可能会使得一个人更加敏感。所有精神疾病的根源都是人的本性受到了否定和压迫。 …

孩子与人相处容易产生矛盾的一般成因及解决思路,不容错过[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孩子跟别人相处容易发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能力又不是很足,所以他经常很伤心。” 这样的问题代表其中一部分孩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超强的人际智能的,总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强,在某些方面能力弱。不管你的孩子强还是弱,想要让他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去面对。 光是自己面对还不够。比如他容易跟人发生矛盾,这个问题要解决很简单:你要么就让别人,要么就说服别人,要么就征服别人,没有别的办法。你的孩子必须要学会这几种选择,而且他必须要找到他最能够胜任的选择。 这几种选择父母可以给他讲清楚,但是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必须要在生活中去实践。他要跟不同的人一起玩,跟不同的人有各种不同的…

是什么导致很多孩子感觉生活无意义感,这件事一定要重视![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陶老师好!八岁男孩做事情总想到别的事情,在家玩就想出去玩;在家做作业就想玩;玩的话又想吃的;不看电视、手机的话,做游戏经常说无聊,总不能活在当下。是专注力的问题吗?怎么办?” 这不是专注力的问题,这是生活无意义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现在的孩子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第一,父母陪伴太少,就算是陪伴,也缺少有意义的陪伴。我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有闲暇时间,一般都是一起玩扑克牌或者是一起去哪。而且那时候小朋友之间有很多自由,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那个时候父母也很辛苦,有时间就很愿意跟孩子一起去享受生活。 现在很不一样了,现在吃的…

电脑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还有比电脑更高的”配置“您知道吗?进来看看[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高一的孩子想要买一台电脑,而且希望配置高一点。但是这个家长居然想要表达对孩子的不信任。你是不是想让你的孩子不要再提买电脑这个事了?如果你是这个意思,那我不知道你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首先我儿子3岁的时候,我就叫他玩电脑小游戏。在小学的时候,我特别想把我以前玩的那些单机版的游戏,各种各样的游戏的玩法介绍给他。但是很遗憾没有教会,没让他能够喜欢上,真的很遗憾。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儿子玩游戏都没怎么赢。虽然他现在天天用电脑,我给他买的新电脑是在他读初三的时候买的,以前都是用我的旧电脑,在初三的时候给他升级了一台新的电脑。这个电脑就是配了独立显卡,是一个笔记本电脑,很大的硬盘,很大的内存,能够玩大型游…

为何我不支持死记硬背小古文 ?符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是什么?进来一探究竟。[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长认为小学阶段教孩子背一些古诗词,小古文挺好,可以减少初中的压力。但是我不太赞同这种背诵。这个问题以前讲过,如果你的孩子他喜欢古诗词,不需要死记硬背。如果他不喜欢古诗词,死记硬背是对他的后天智力的伤害,是让他消耗意志力去死记硬背。你说的是减少初中的压力,指的是应试教育学习成绩在一个单方面的考量,但是他很有可能会引发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对古文的厌恶。所以我们人反对的是死记硬背,并不反对学习本身。 即便是古诗文,我们也可以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去学习,没有必要去死记硬背。比如说我们可以用那种朗诵的好的人,经常把那种古诗文拿来,配上美好的背景音乐。然后听久了不就会了吗?而且听久了以后他…

让孩子知道父母在做什么,怎么做有多么重要?曲奶奶分享带博士生子女经验,超出你的想象[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因为我儿子做这工作他也是在家办公,也是在网上工作,在网上跟客户交流。我说儿子。那个那个拉拉在玩游戏,你就可以让他在你的工作室玩,让他耳濡目染地看你如何工作,如何跟客户沟通。这你不用教他,也不用要求,他看着就可以了。这就是模仿。 首先是从成年人身上去模仿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该怎么去做事对。他一定是从最经常接触的那个人开始学习。我觉得这个就是学习,给他创造学习的环境。 曲奶奶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奶奶。她有个心理,就是应该让孩子尽早地去了解爸爸妈妈到底在做什么事。其实我也有这个想法,我也经常带我的小女儿去开会,跟我们研究院的人一起开会。或者去见一个人谈事。我以前也经…

孩子玩游戏为啥不要瞎管?信任、自由可能是自律形成的关键? [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说话人 1 你的孩子,他在那里,他平时都做些什么?比如说他放学回来都干些啥?玩什么游戏? 说话人 2 我两个孙子最爱玩的是乐高玩具,玩乐高玩具,还有 pad 玩游戏。玩游戏玩什么样的游戏呢?他的游戏就是儿童游戏。其实很好玩的,但是我玩不过去,你也玩不了,我说我玩一会,真没意思,我总也过不了关。我玩的时候不由自主就尖叫,就是那个他们玩的游戏。 说话人 1 你们管还是不管呢?不管那随便玩多久吗? 说话人 2 他是要不限制他,他就是一直玩。那你们限制还是不限制?反正我不限制。因为什么呢?我是当奶奶的。 说话人 1 我不,我不管,不是奶奶…

孩子生了病不给吃药,妈妈却不慌张,这是为何?听曲奶奶分享英国小孩生病后医院和父母的做法[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说话人 1 两个孙子小时候会经常感冒,她们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经常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大鼻涕一直不断的。不是这个感冒就那个感冒,但是不影响你去幼儿园。家长不会说在家看病,打针。就是直接去上学。然后每次我说了,这孩子又发烧又咳嗽又流鼻涕,咱们也得看看去吧,他们会说这中国奶奶是不是有焦虑啊。 说话人 2 对,要看病啊,有病治病啊,这不是咳嗽好几天了,正常的逻辑嘛。 说话人 1 好,我要说去,那就去了,预约好大夫就去。去了大夫一看,体温 38 度,有点儿咳嗽。看完医生回去,也不用吃药多喝水。把衣服脱一脱,别穿太多就完事了。我着急,我说不打针吗? 说话人 2 少穿点就是不要穿太多了。 …

曲奶奶分享英国尊重孩子的育儿法避免养出巨婴[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曲奶奶:我感觉国内外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有所不同。 陶老师:请举例...... 曲奶奶: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假如来个客人,他喜欢婴儿,见到几个月大的孩子,会摸着孩子的小脚丫 (不会碰孩子的脸和手)或碰一碰他的小肚皮,然后微笑并专注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跟她说话。 陶老师:看来他是在迎合一个婴儿的需求,而不是去完成一个成年人打招呼或其它什么。 曲奶奶:我们对孩子的爱,给孩子更多的是物质,给你买东西,给你钱,或者给你创造一个什么物质条件......对于孩子内心的需求,家长可能沟通、了解少一点。在英国,孩子如果在外面哭着回来,或者说有什么事,家长都会蹲下来,和孩子的视线相平,面带表情认…

家长随便进学校,学生上课随便聊,曲奶奶分享英国小学生为什么都喜欢上学[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说话人1 孙子现在上初中了吗? 说话人 2 他们的学制和咱们不太一样,但是我感觉大孙子,今年应该上初中了,应该算是初中。 12 年出生,今年 10 周岁。他们是4岁就可以上小学,但是上一年学前班等于在上一年学前班完了,第二年正式上学了。就他们小学,就跟幼儿园也差不多。一个班十几个孩子。 说话人 1 经常是十几个孩子。说话人 2 十几个孩子一个老师太棒了,然后几个老师还教的,也不像咱们那样。正式课程风土人情什么什么某某世界,某个地方,他们的婚礼是什么样的啦。 说话人 2 而且还讨论方式,经常一群孩子,坐在一起说老师也在,老师从来不纠正什么上课距离。 说话人 1 就不纠正他…

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及如何养成?[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长问:都说小学阶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陶老师答:这个问题非常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好事,那什么是好习惯?由哪些部分组成?得先去理解这个概念。什么是习惯?什么是学习习惯?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不是很清楚。如果你连好的学习习惯都搞不清楚,那怎么去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我们在真正解答问题之前,务必要搞清楚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我现在要说的只能代表我的看法,供你参考。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知道为什么学,该怎么学,何时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解决。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放学回来就先做作业,不肯玩,拼命写作业,废寝忘食地学习,这个不见得叫好习惯。还有的家长认为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

女孩“网恋”咋办?[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长问:女孩 14 岁,经同学介绍和外校的男孩认识,天天在 QQ 上聊得火热,发现他们聊天还发一些少儿不宜的小视频,这个秘密被发现后我们很焦虑,很着急,不知怎么办? 陶老师答:焦虑什么呢?当然如果是女孩,父母会担心多一点,怕上当受骗。男孩家长也会有焦虑,怕影响学习之类的,但 14 岁的青少年,不管你担心与否,他们的大脑里不时会浮现这些情景,不管他看不看小视频,他脑袋里都会浮现。因为这不是他大脑能决定的,到了一定年龄,他的身体会分泌荷尔蒙。分泌什么睾丸素,催产素,雌性激素等,这些属于化学问题,不是主观意念的问题。当然为了让自己不想这些东西,头悬梁,锥刺股,时常捏大腿,让自己痛,然后去对抗痛来让…

多动的孩子,成因精准定位及家庭解决方法建议[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孩子一年级在北京的某个小学实验班,因为没有基础,越学越跟不上,导致孩子落差很大,坐不住动作多。老师让我们带孩子检查多动症,我不知道什么意思,要不要检查。 首先你不要随便归因,现在孩子跟不上,你认为是你没有基础,或者你怪自己以前没有给孩子报什么学前班,你不要随便归因,因为一旦归因错误,那你的解决方案都是错的。 孩子现在的问题,坐不住不正常吗?我的孩子到五年级还坐不住,坐不住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就针对坐不住去解决一下就好了。你可以去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检查一下,这是一个选择。你也可以自己去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疯跑。我们说的叫奔跑、跳跃、攀爬。 其实教室里…

哪些言行属于过度满足?二者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样的孩子应该满足多少?[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哪些属于过度满足?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过度满足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比如一个正常的孩子,我们可以对他有些要求。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吃冰激凌这件事,一个正常的孩子,我认为你每天吃一个就可以了。吃一个是满足了你作为一个孩子的需求,不让你吃,那是我有点绝情,我不理解孩子需求,我不对,我让你吃一个那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一个缺爱的孩子,比如我有一个女儿,我跟我的女儿连接断掉了,现在我要重建连接。这个时候孩子喜欢吃冰激凌,我上午带她去吃一个,下午再带她去吃一个,算不算过度满足?这不算,这算治疗的需要。我们把冰激凌当成了一个建立连接的手段,这个时候不叫过度满足。 …

[首页] [前页][21][22][23][24][25][26][27][28][29][30][后页] [尾页]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