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985名校学生学习方法解读(4)[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985 名校学生分享的学习经验之前我们已经分享了很多,今天继续往后分享,内容非常丰富。 第 21 条,孩子要不要住宿?我的建议是住宿好。但也因人而异,损友一堆也许会被带坏,集体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知道怎么和其他人交往。这个社会死读书的人不招人待见,但是要关心孩子的成长。 这个建议很棒,站在社会化交往的角度,一个人经常在现实生活中面临更多的交往的需求,从跟更多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来习得如何与人打交道,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这太棒了。作为同学,如果只是在上课的时候见见面,其实不能建立深度的交往。真正的深度交往就是要住在一起,或者少数几个人真正地去经历一些了不起的事,这个过程才是深度…

孩子要不要上英语班?什么才能真正地让孩子学好英语?听完您就会明白[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长: 陶勇老师,孩子不喜欢英语,我们要不要把他送到英语课外班上? 陶老师: 课外班会让他喜欢英语吗?如果可以的话就让他上课外班,如果不可以,那上也没用。 家长: 他在背听读的时间上投入的太少了。到课外班是不是环境能让孩子多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呢? 陶老师: 你的意思是上课外班,他就会多花点时间去学英语。你认为多花时间就有成效是吗? 家长: 是的,最起码单词是能背下点吧。 陶老师: 但是我认为除非你的孩子特别喜欢上这个课外班,他在这个课外班受到了启发,越来越喜欢英语这个学科。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这样的课外班可以去上。因为他喜欢上这个学科了,自然而然就会多花时间去学英语。如果达不…

对于孩子手机游戏不离手,焦虑,着急,一团乱麻的家长,真的只能做盯死孩子一条路吗?梳理清[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说话人 1 这孩子放学回来就是玩。这怎么办?眼瞅着到最关键的时刻了,挺大的小伙子。 说话人 2 不玩他干什么呢? 说话人 1 马上就要高考了,他不能好好学习吗? 说话人 2 那高考他不知道吗? 说话人 1 就是他知道不知道,看着着急。 说话人 2 你着急还是他?那你着急,你去解决你着急的问题。 说话人 1 我就觉得我不盯着他,他更完了。 说话人 2 你凭什么证明他要完?凭什么证明你盯着他他就会更好,你能证明这一点吗? 说话人 1 我是觉得你现在你不盯着他,你不催着他点,你说他以后考试他能考及格都是个问题了。 说话人 2 你盯他了没有?到底盯…

英语不想投入时间,课外班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从讨厌到不讨厌,到入门到喜欢,甚至到梦想构[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聊个话题,我带过来的。就是说孩子对英语不太感兴趣,我们要不要给她去报英语课外班?陶老师,您怎么看? 说话人 1 就是你报课外班要解决什么问题? 说话人 2 就是孩子对读、背单词还有背课文这些东西他就觉得很浪费时间。在家里他是不愿意投入的。你到课外班是不是多多少少能听点记点呢? 说话人 1就是你到底是想要解决他花更多的时间去学英语的问题?还是说是报一个课外班来让他多花多练习?就是你要解决让他愿意学英语和让他多花时间练习他不是一回事。 说话人 2 他现在是比较排斥的,我觉得他是不是多记点多背点就能够好一点,就不至于弄这么排斥了。 说话人 1 你报课外班以后,他会…

玻璃心的孩子,父母怎么疗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问题:“8 岁的男孩有点玻璃心,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别人对他讲不好的话,他觉得很难过,甚至掉眼泪。去外边和别的小朋友玩或者到别的小朋友家玩,如果有些事情不如他的意,就半天都不开心。请问怎么改进这个玻璃心的情况?” 首先,小孩肯定会有这些表现的。小孩子毕竟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些事情的推导,对一些事情后果的预测也不是很准确,所以他们可能会担心过度或者会处理不好问题,这是正常的。当然,有的孩子善于处理这些问题。有的孩子能把一些问题处理的比较好,有的孩子处理的不好。还有,就是有的孩子可能反应有点过度,反应过度的孩子可能会误读别人的意图。 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普遍的存在易情绪化…

底层思维教育观!用大学生四年赚了一百万事例,解读为何在真实需求下的学习才真有成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这个大学生他怎么就能够用失联挣到一百万呢?到底什么样的大学生他能够挣到钱呢?他到底是怎么挣到钱的呢?我们怎么才能培养这样的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能够在生活中实践,能够学以致用的大学生呢?这是今天的这个小故事,要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刘志明,二千年出生,今年 6 月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大一的上学期,刘志敏家庭出现变故,生活压力一下变大,必须赚钱,才能养活自己。有时候一个人的努力他是需要一个额外的动机的,如果没有额外的动机,很有可能就不需要努力。反正这个吃饭也不费劲,反正要吃什么东西基本上也能吃着,干嘛要努力?对于刘志明来说,生活出现了变故,生活压力一下变大,必须赚钱养自己。 下学…

家庭教育之“十万个为什么”:为何很多人非常富有仍然努力?他们努力的底层动力到底是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为什么有的人非常富有,仍然拼命地工作?努力的底层动力是什么?每个孩子成年后,都会努力工作,拼命赚钱,提升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可能有家长认为有的孩子长大也躺平,什么也不干,甚至走邪路...那表明这孩子已经被教坏或是无成功希望了。一个正常人,他不可能不努力,不奋斗。所以每个孩子天生就想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他们凡事都想努力得第一的底层动力。如果有例外,那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希望已破灭。如果他胸怀大志,精神正常,不可能不积极进取。不需要教育,不需要苦口婆心讲学习、工作多么重要,讲得越多,孩子越反感。为什么呢?如果在孩子无忧无虑,需要尽情玩耍的童年阶段,你逼他努力学习,那是误导。孩子幼儿期就…

学习成长问题的简单诊断方法[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学习成长问题的简单诊断,第一个是完成作业磨蹭,第二个是不肯按时主动完成作业,写不完作业不肯睡觉,完不成作业不肯上学,是不是很让人头疼,就是一个死循环。写不完又不早一点写,写的时候又写不快,完不成又不上学,家长就头疼。早上叫不起,学校经常打电话要求接回家,完全无法去上学,作息混乱失控,抱着手机不放。总结一下这些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家长明明知道孩子可以把时间安排好或者怎么怎么做,看上去特别简单,他就能做好的,但是他就是不按你说的去做。 看上去简单,不代表事实简单。今天我们来学一个简单的诊断方法,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学习的问题,自律的问题,时间观念的问题。但你去给他报一个时间管理的课有用吗?没用。…

孩子边写作业边玩手机,怎么解决?[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长:孩子想要学好,但是忍不住玩游戏,写作业的时候手机要放在身边,拿走就会闹情绪、生气,相当于边玩边学,好好说不听,强制就会发生冲突。陶老师,我该怎么办? 陶老师:首先,你的孩子为什么要拿着手机不放,你必须要搞清楚。他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手机,肯定会影响学习效率。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效率,跟人聊天也会影响学习效率,所以你说的对,他不应该玩,最好不玩。但是这是谁的需求?是不是我们家长的需求?学生有这样的需求吗?我要提高学习效率,我要学得更好。有几个学生有这样的需求,特别是磨蹭的孩子,学习不太好的孩子,不拔尖的孩子,几乎没有。或许他有想要搞好的需求,但是最后他发现做不到。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孩…

从小学习差的孩子,都是父母这几件事情没有做好[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有13岁男孩,开学上初二,小学成绩60多分,初一成绩更差,上课根本不听讲,作业都靠抄,懒得背东西,没有一科及格,我不能接受。他两年后不上高中,怎么样才愿意学习,愿意为了考上高中而努力呢?孩子每天玩手机看视频研究打王者,我们制定规则,根本不放在眼里。 这个孩子,为什么很难呢?就是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希望了,他在学习上几乎没有成功过,他在学习上遭遇了太多太多的失败。咱甭说这个家长对他的这个评价,就凭他平时考的这个分数,他就已经注定了,他觉得自己不会是学习这块料,他不可能在学习上翻身。所以我觉得这个事不容易啊,比较难,是因为他一直在学习上就没有成功过,但是他为什么在学习上那么困难呢?连小学都…

假期后开学,为什么不要主动跟孩子约定手机规则?[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男孩刚上高一,暑假的时候天天游戏刷视频,现在开学了手机用管控或者立规矩吗? 这个家长,我觉得这就是惯性思维,觉得孩子好像不管控,他不学好,不管控不成器。其实你注意,说不定你的孩子上了学以后,他自己能够安排好手机的使用时间。所以如果说你提前去管控,主动去管控,最后你还是把这个事做好了,做好了也不是他的功劳,做好了还是你的功劳。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他以后就不愿意去做好了,因为做好了也没用。本来他想着自己能搞好的,结果你我附加一个外力,然后导致他本来想要自我管控,结果变成了外力管控了,所以他就不用自我管控了。我们说要放手,放手就是要从各种细节各种小事情的时候放手,就是你不要着急去…

单亲家庭父母,需要学会整合资源,才能高效的做面对孩子未来的事[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男孩 5 岁半,每天只漱口不刷牙,用各种游戏的方法都不刷,怎么引导刷牙?自小到现在拉大便不去洗手间,总是在他房间的地上拉,引导了很久,很难改变。这是什么心理,用什么办法改变他的不良习惯?现在是单亲家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爱哭。到他朋友家,总要我陪着去,他不想一个人去,总不喜欢去幼儿园,生活中遇到小事大事都找我解决,他不会尝试着去解决,总是跟他熟悉的两三个小朋友一起玩,陌生的人很少主动结交,生活中能做的事情总依赖我去做,心理和生活,各种自我能力比同龄人发展迟缓,自小到大没有男性陪伴成长,不知怎么解决。 这个孩子缺少安全感,他的精神生命没有成长起来,就是他一直处于一个可能,也就是个 …

为何要鼓励年轻人“班门弄斧”?父母可以做些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故事:明代诗人梅子涣来到采石矶凭吊李白,发现很多人在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实在可笑。然后就挥笔题诗一首“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首诗旨在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在李白墓前作诗,这就属于鲁班门前弄大斧。这句话后来被人说成“班门弄斧”。采石矶,就是李白非常喜欢去作诗的地方,他的“望天门山”那首诗就是在此地写的。后来他也在这个地方去世,所以后来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到这里来吊念他,那些自不量力的人,居然在李白的墓前去题诗,这就属于“班门弄斧”。班门弄斧往往指的是后生不知好歹居然敢在权威、专家面前摆弄你的技术。那我们年轻人到底可不可…

小学生适合学《论语》吗?[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有个家长问:小学三年级适合学《论语》吗?有的人适合学,有的孩子学了也没用。那什么人适合学《论语》呢?第一、喜欢古典文学的人,他适合去学,把《论语》当成古文去学就好了。第二、洞察人世间规律的人。有的孩子聪明,他懂人性,知道人的需求,去学《论语》,就学到很多高级的思维。因为《论语》本身缺少一个结论的推演过程,其言之有理,但为什么这么说,谁也不知道。看了《论语》的结论后,我并没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只知道了一个事实,就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吗?显然不能,我必须知道他为什么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才具备治天下的能力,也就是说能读懂《论语》的人,他已经拥有治天下的能力了。他治天下的能力不是因他读《论语》,而是因他…

厌学的孩子,除了理解接纳之外,父母还能做些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初三下学期厌学,断断续续去学校,现在马上要上高中,天天在家玩游戏,不出门,吃饭、作息也不正常。除了让他放纵一下自己,我们父母还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你得把这个用词改过来,把“放纵”这个词改成“自我疗愈”。因为一旦用了“放纵”这个词语,就表明了你对孩子行为的不认可、不接纳,甚至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你的脸色、你的表情、你的语气就会呈现出的就是痛恨,这种伤害实际上是一种表情暴力和语言暴力。所以,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你的用词改过来,改成我们所用的那个词语,叫自我疗愈。 但是请你注意,你的孩子厌学,你的问题没解决,你只是允许他疗愈。其实你的允许也是万般无奈下的允许,而非你真正地意识…

底层思维读书会:为什么《揠苗助长》不可能成功?如何促成生长才真的有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底层思维读书会,每次分享一小段文字。可能是一个寓言,可能是一篇美文,也可能是一个成语故事。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来读懂背后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大家通过读简单的文字拥有高级的思维模式,或者拥有科学育儿的底层思维,这是我们做底层思维读书会的初衷。 今天分享的是成语典故《揠苗助长》,也称为《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宋国有个人嫌它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就到地里把禾苗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然后回家去邀功:“今天可把我累死了。”“你咋了?”“我今天把禾苗给拔高了,虽然我是累了一点,但是效果非常显著,因为我们的禾苗长得比别人快。”他的儿子跑到地里一看,糟糕,禾苗都已经蔫了…

网瘾的确定标准出炉,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沉迷网络?希望在何方?[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在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中,有 62.5% 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网络游戏已经占据很多未成年人的课余时间。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人,也就是所有能够学会使用手机的孩子,能碰到手机的孩子,不都是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吗?有 62.5% 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你想想一个班 40 个人,有二三十个人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当然可能大部分都是男孩子,这个比例实在是太吓人了。 经常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几乎天天玩。也就是能够接触到手机的孩子中真正的受控或者自律的孩子并不多。这是来源于2002年的一个研究报告。现在是 2022 年,这个比例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我们来说这个网络成瘾的标准。根…

给孩子零花钱才写作业,否则不肯写,为何这种做法错得离谱?[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家长问:高一男孩暑假整天玩游戏,怎么说也不写作业,老师天天点名。我说:“我的义务是供养你,你的义务是学习,你不尽你的义务,那我也不尽我的义务,你不写我就不给你零花钱,想花钱自己挣”,然后他才写。请问我的做法是否错了? 陶老师回复:我认为错的得太离谱了!当然从结果来看,好像你做的也有效,但你用这种方法逼她写作业没用。她写作业就解决了当下老师不再点她名这个问题,那她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经常在视频里讲,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到底是图个啥?是为了考高分、考名校吗?为了找饭碗吗?好像也对。其实错了,为了饭碗虽然需要学习,但并非你学习就一定有饭碗。有饭碗是因为你能做事,做对事,做成事,掌握了做事的规律…

底层思维读书会:《巨人的花园》关于自私与利他的起源及功能[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先读一下这篇文字的内容,我们再来思考几个问题。我们底层思维读书会跟很多阅读推广的人不一样,很多做阅读推广的人会认为读书的时候不要想太多,也不要跟孩子提问。这个说法有问题。不要提问,是不要提无意义的问题,不要打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路。读完以后是可以提问,可以思考的,甚至我们应该让孩子提出问题。我们应该训练孩子学会提出问题。 我们来看这篇文字是什么。“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总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露出星星式的美丽花朵,还有 十二颗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汁,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

底层思维成长故事会:儿子英国全额奖学金留学,现在是行业顶尖人才。父母应该做些什么?[点击浏览]

专题内容

陶:曲老师你好。 曲:你好,陶勇老师。 陶:今天想跟你聊一下关于你的孩子成长的问题。 曲:好。当妈妈的最愿意。一说起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滔滔不绝了。 陶:你的孩子,你觉得她算成功吗? 曲:不能这么说,成功的定义不能是一条标准。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幸福,在社会上有生存能力,能养育自己的孩子,一家人能独立的生活。我觉得这就算我对孩子定义的成功了,他有他生命的意义,他有他热爱的事业。 陶:他现在在做什么? 曲:他现在在一家物流叫什么供应链物流公司,做技术服务。做到这个行业的产业链设计,他做到这个行业的比较高端了。 陶:那就是属于行业精英这一类…

[首页] [前页][21][22][23][24][25][26][27][28][29][30][后页] [尾页]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